發(fā)布日期: 2024-03-14 11:19:43
舞獅,象征著興旺和吉祥,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和獨特的傳統(tǒng)藝術(shù)性,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精華。在人們的記憶中,鑼鼓伴奏,獅隨樂舞,這是一個場面壯觀的畫面。舞獅結(jié)合著跳躍、撲騰、登高、翻轉(zhuǎn)、踩球等高難動作,做到人獅合一,讓人喜聞樂見。
舞獅雖盛裝,但我們要不忘背后扎作人。佛山獅頭的造型,以廣東石獅子為模,形神兼?zhèn)洌伙@人物不同性格,故而由見獅頭知舞獅套路的說法。傳統(tǒng)的南方獅以佛山獅為代表,造型夸張浪漫、威武雄壯,故有"佛山醒獅"之稱。佛山獅頭的制作,分為扎、樸、寫、裝四大工序。這其中,屬扎和寫最難。扎作時完全靠藝人的眼力、手藝熟練和實踐經(jīng)驗。扎獅胚,選料嚴(yán)格,講究用廣寧的竹子,獅頭方能輕盈、靈活,舞動自如。而牢固的大獅頭,往往要用1300個扎點才能扎成,即使100多斤重的人站在獅頭上也不會變形。每一個步驟都彰顯了師傅們匪淺的功夫,秉承著傳統(tǒng)工匠精神。
醒獅文化在佛山有著悠久的歷史,每逢年過節(jié)、神誕或者喜慶活動,必然會有醒獅來慶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