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日期: 2024-04-19 14:42:00
佛山的舞獅俗稱“佛莊”、“笑獅”,它的外形取唐代石雕獅子的精華——額高、眉精、眼大、口寬帶笑。中國古代的石雕獅子是為了辟邪,而現(xiàn)在佛山的舞獅同樣有著辟邪的意義。
南獅造型夸張、顏色亮麗,南獅鼓擂動起來時相當有氣勢,最引人注目的是“獅頭” ( 即“獅面”) ,它全部采用廣東民間特有的“燈色扎作”工藝,重量在7到8斤左右?!蔼{頭”的扎作工藝充分體現(xiàn)了佛山民間精湛高超的塑扎藝術。
大家對舞獅應該不會陌生,逢年過節(jié),我們都能在街上看到有人敲鑼打鼓地舞獅。舞獅其實有南北之分,南獅以廣東佛山最為有名。這個誕生出黃飛鴻、葉問、李小龍的土地,也與舞獅結下不解之緣。
相傳,古代佛山有一只獨角怪獸,常常夜出糟蹋農(nóng)作物,殘害牲畜,弄得雞犬不寧。眾人商議后,決定用百獸之王獅子來嚇跑怪獸。但是古代中國人要去哪里找只獅子回來?
于是,大家打算以假弄真:用竹蔑、彩紙制成獅頭,用彩布制成獅尾,帶上鑼鼓,挑選強壯精悍的小伙子埋伏在怪獸出沒的地方。當怪獸出現(xiàn)時,鑼鼓齊鳴,群獅向怪獸沖去,嚇跑了怪獸。最終舞獅作為一種傳統(tǒng)保留了下來,并傳遍五湖四海。按照這個版本的說法,舞獅其實起源于佛山。如果有人說佛山舞獅能代表中國舞獅,這話其實不為過。
如今這個全球化的世界,已經(jīng)越來越多人愿意了解中國文化,這對我們來說是件驕傲的事。但是如果哪一天,我們的那些寶貴傳統(tǒng)都不行流失,那我們還能拿什么東西介紹給外國人呢?一個沒有舞獅的中國,相信是大部分人難以想象的。